来源:建筑学院
尽管带了三罐高硫磺酸版的红牛(蓝色细高瓶装)进入考场,并在不上厕所的前提下喝完,经过6个小时的一注方案作图考试,也近乎虚脱。我觉得有必要先说两句。
首先,这个听上去像是在考察建筑方案创作能力的考试,其实和方案创作基本上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准确的说,这个考试考察不是建筑设计,不是创造力,不是审美,不是设计的总体综合判断。
所以,也是其次,我得奉劝各位建筑师,尤其是那些以为设计做得不错的建筑师(包括明年可能继续出现在一注方案考场的我自己),欲考此试,先挥刀自宫。哦,不对,先忘掉你们的“天赋才华”,忘掉审美,忘掉形态,甚至要忘掉那些所谓的创造性的功能组合,那些你们觉得可能可以创造新的关系的功能、空间、流线。
最后,这个考试,如果你没有了“搞创作”的欲望,你就成功了1/3,如果你把它当做一道算数题,恭喜你,你又成功了1/3,有望及格过关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你小学一年级有没有听课的问题了。所以归根结底,这门考试是一门算数题。记得带上一个电量充足的可靠的计算器!哦,还有,你得画完!
少啰嗦,先看东西!
2017年,一级注册建筑师方案作图考试出炉。
拿到题目,考旅馆,心中一阵窃喜:疏散距离,简单!封闭送风防烟楼梯间,简单。谁知TM读完题,才知道这考的是旅馆裙房,而且,在裙房二层,居然还有旅馆客房。一看完题,就知道大事不妙。
今年设计要求的文字描述似乎是近几年来最多的,这就意味着:陷阱多!
二层裙房里居然会出现客房。做过酒店,看过酒店,也住过酒店,这个要求还真是令人费解。裙房面积都到了4000平米,还一定要为了省900平米的一层塔楼标准层,而将塔楼功能放到裙房里来么?
塔楼东西向宽度不超过60米,何必呢?
在看一条,南面客房14间,背面客房9间?(为啥会有奇数存在?客房不都是偶数占柱跨么?)
中餐厅,西餐厅,健身房必须朝向南侧公园或场地内保留的景观树木。
二层宴会厅和会议室间通过一个面积多达260平米的休息廊来联系。什么意思?
如果说以上这些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如果算陷阱的话,那么真正的大陷阱便是描述文字的末尾,用粗黑体标注出来的“本题目要求不设置设备转换层及同层排水措施”!我顿时心生疑问,这个题目是针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设计要求么?现在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不要说设备转化层,就算是结构类型完全不一样的塔楼和裙房也能轻轻松松就做结构转化。
好吧,考试的脑回路一定要和设计不一样。出题人是神,我试图理解神。解解题,不要进套。
二层裙房出现客房,显然是为了恶心你我的。
客房单间要求32平米,柱距明显是8米左右,要么8100,要么7800。(小学一年级算数功底用上了,棒!)
南面客房14间已然占满60米面宽,北面9间留下2.5跨柱距。布草和消毒占半跨,一跨做防烟楼梯间作为疏散交通体,另一个主要交通体包含一个合用的楼梯电梯间,还有主流线的电梯间,并不够啊。那么电梯外挂在塔楼边上似乎是必然了。
260平米的休息廊?当做开放的房间来布。注意算数要准确!
一层三个主要功能房间均需要朝向景观,这一条的原话是“直接面向城市公园或基地内保留大树的景观”。也许是这个算数作业的最大难点,不少建筑师都卡在这里了。当然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但是咬文嚼字,为什么出题人并没有说“直接面向城市公园或保留树木的中庭”?而是说保留大树景观?这点似乎有点深意呢。在给定的总图中,有很多颗树,但唯有两组树用文字标明了“保留大树”。我是不是想太多了?那我只能装傻了。
从未见过出题要求用粗黑字体表明“本题目要求不设置设备转换层及同层排水措施”,这是本次考试里最大的一个陷阱。意味着啥?如果不做设备转化和同层排水,意思就是客房区的楼下,绝不可能出现餐厅和厨房。绝不可能!有多绝?非常绝!这是强条啊亲,触犯强条意味着啥,似乎不用多说。实际工作中,触犯强条是所有设计院和注册建筑师的噩梦,这场考试,触犯强条,似乎就没什么救活的希望了。我只能说,出题人太毒辣,明明可以直接说明“客房区下不设置餐厅和厨房”,他非得直说不设置设备转化~~~~
好吧,不多说了。
下面是我的解答,我只能想到这些了,分享出来,供各位建筑师讨论。
问题检讨
1, 一层平面没有采取环路式交通环线,而是采用夹心饼干式,即中间是主要功能分别朝向北面,中庭,和南面公园景观。服务流线和客人流线从分别从东西向进入。好处是流线不干扰,但不好的地方是疏散距离有些混乱,以及没有形成环路流线,心里不舒服。
2, 综合服务区的流线交叉厉害,员工,货物和垃圾公用一条走道。考完之后我也一直没想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不知道是否有高手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望交流。
3, 一间休息室,不可避免的成了黑房间。
总图未画消防车道和扑救面(虽然消防车道可以在没有乔木遮挡的区域通行,但这NM是考试,这是知识点啊,怎能不表达出来,知识点啊)。总图高度未将室内外高差计入,这也是知识点!
最后,听天由命。但也祝大家顺利过关!好好做回建筑师。